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来处是归途聚焦阿尔兹海默症,业界称之 [复制链接]

1#
治白癜风哪里最好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初秋时节,去看了年的第一场电影,却不在电影院。由山西文学院、山西省作协影视部联合主办的电影《来处是归途》观摩研讨会,9月2日,在山西文学院举行。《来处是归途》改编自山西新锐作家李燕蓉中篇小说《等待》,编剧、作家张卫平执笔改编,由山西省新锐导演刘泽执导。

《来处是归途》剧照

去岁盛夏,《来处是归途》(曾用名《又一夏》)在太原开机,引来一波热议。业界投来赞许的目光,称是文学与影视的一次牵手,是小说、剧本、电影的一次合体。为山西文学注入了一道霞光,也是山西影视团队的华美亮相。

此片讲述了女主人公夏天为了帮母亲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,从外地调回老家晋剧团工作。没想到母亲竟因她的归来更加焦虑,担心会拖累女儿,使她成为下一个自己。随着父亲病情发展,原以为会给父母带来温情的夏天,逐渐感受到生活之重,种种压力相继袭来……这部发人深省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,入围年第44届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制作人竞赛单元。

写于年的《等待》,是李燕蓉的又一部城市题材作品,讲述了一个男人面对生活无力的挣扎与等待——爱情是等待,事业是等待,似乎死亡也是一种等待。张卫平担纲改编的剧本《来处是归途》,笔锋一转,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亲情与爱情中的困顿和无望,生死如轮回,来处即归途。刘泽用电影语言演绎阐释,在如梦如幻的画面中,渗透着沉重的无力感,看得人压抑无助,难以平复。

观影中,我自始至终在心理上抗拒、逃避,不断想游离于电影之外。因为画面传递的情绪令我紧张,连那日的艳阳天都变成黯淡的灰色调。

阿尔兹海默症,也叫老年痴呆症。在欧美国家,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为5%,85岁以上发病率达到30%以上,全球估计有万,中国估计为万。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.56%。

很不幸,我的父亲在暮年也患了老年痴呆,而我也曾是女主的模样,流着泪在雨中街头寻找父亲,医院求诊,无助无望,无能为力……有人说,死亡是一种解脱。我穷尽所能去挽留父亲,我天真地以为,他可能会好转,会延长生命好好告别,到头来,都不过是一厢情愿,自己骗自己罢了。

影片中,女主角在父母双双离开后,出现两个镜头:一个在如坟墓般的屋子里,一个在漂浮于水面的床上……观影后的研讨会上,好几位专家提出质疑,导演为此做了解释。但我偏觉得这个好——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,起码,导演在试图通过镜头语言,体察和表现女主的苦痛、无助、挣扎和无涯的苍凉。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
从小说到剧本,从镜头到演员,都有不一样的演绎。小说的文字功力和人物形象,剧本的场景构建和细节表现,电影的角色张力和画面冲击等,虽不尽相同,但其内核都是一致的: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反思,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的观照,对生命终结的悲悯。

生死是全人类的话题,悲悯是人性善的体现。《来处是归途》将一个沉重的话题横亘在观众眼前,令人无法抽离,只能直面,逃无可逃,避无可避。那天的我是慌张的,惧怕遇到女主角精瘦的、单薄的身影——或许那是另一个自己,硬挺着昂起头,去对抗生活的痛,等待一切风平浪静,期待一个又一个黎明。

有生就有死。离开,是每个人的归程,无人可以幸免。但天然地,有如葵花向阳、树木蹿天、河流东去一般,我们都在冲出黑暗和迷雾,寻找有亮光的地方。无论多难多远,都要挣扎向前,将一团乱麻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与一地鸡毛的人生达成和解。

有评论家说,影片讲述的是爱与成长,或者说是爱与孤独。我猜,爱是一剂药方,可以治疗百病,是造物主给人类抚慰心灵的灵丹妙药。孤独中有爱,便欣然满足;无助中有爱,便满血复活;苦痛中有爱,便释然放下;临终时有爱,可溘然而去……

无论你有多不愿意,死亡都在未知的明天,无论有多少不甘心、不满意,总要拿出诚意,带着微笑,以爱和宽恕的姿态,去迎接太阳一天天升起。这是生命的希望,亦是无可逃避的人类宿命。

(原标题:等待又一夏,来处即归途)

来源:北京日报作者周俊芳 

流程编辑:U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